【文章摘要】这篇文章针对的是需要精打细算、计算着在65周岁以后如何通过加拿大政府的养老金计划(OAS及补充津贴)、退休金计划(CPP)、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打工收入、房租收入、银行存款、金融投资收益、保险退休计划等工具进行组合,争取每个月能拿到三五千加元来养老的朋友,对于这些朋友的养老来说能否拿到政府提供的养老金计划相对比较重要。对于已经有了足够的财富不需要这样精打细算的朋友建议不用阅读此文章,可以参看西岸专栏中有关投资理财、税务规划与财富传承方面的文章就可以达到财富保值增值、养老无忧与顺利传承的目标。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西岸专栏”。
在加拿大退休后能领多少钱?您的养老规划是否将来够养老用?如何安排才能拿到最高的政府养老金?这些会是想选择是否在加拿大养老的朋友心中的普遍疑问。
我们先来看一下加拿大政府设计的养老保障计划。加拿大针对国民设计了三重养老保障计划,分别是:
- 养老金计划:包括老年金OAS和GIS等三项补充津贴,属于到了65岁即可享有的政府福利计划;
- 退休金计划:即CPP,属于发工资的雇员或自雇人士强制参与的退休计划;
- 注册退休储蓄计划:即RRSP,属于自愿参与的退休储蓄计划。

除了加拿大政府的养老保障计划外,我们到了退休年龄以后当然还可以通过打工收入、房租收入、银行存款、金融投资收益、保险退休计划等多种方式做补充养老。
这里我们先不解释具体概念,先拿具体案例来看一下,依据2020年的政策与税法,估算一下各种常见的华人移民心目中的养老金获取方式下能够拿到的每月税后养老金的数字,政府养老金数字会随着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因此您只要与您现在的生活支出水平对比一下就可以大体知道将来的养老金够不够用了。
福利来了:看明白下面的两个表格您就知道不同的养老方案对拿政府养老金的影响了。
对于退休时单身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位先生,假定他们都是45岁移民来到加拿大并于65岁开始退休养老,65周岁时他们的状态分别是:赵先生无任何收入,单纯依靠政府养老金养老;钱先生年轻打工期间交了退休金计划共计10年左右,希望靠养老金+退休金计划养老;孙先生除了交退休金计划还交了注册退休储蓄计划共计10年左右,希望靠三者结合养老;李先生靠打工每月收入1500元;周先生有房屋租金净收入每月1500元;吴先生投资股票基金每月取出收益1500元补充养老;郑先生每月从银行存款中取1500元本金补充养老;王先生靠保险退休计划提取1500元补充养老。估算的每个人每月税后养老金如下表红字部分所示: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赵先生即使每个月什么收入也没有、什么也不做也可以拿1222养老,而辛辛苦苦交了多年退休金计划的钱先生也只能多拿二百多,又交退休金计划又为退休提前储蓄的孙先生可能只会多拿几百元,而且最关键的是老了还在辛辛苦苦靠打工的李先生、或靠房租养老的周先生、或靠金融投资收益养老的吴先生拿到的税后养老金能多出来的钱也是寥寥无几!!!只有靠拿银行存款本金的郑先生或靠保险退休计划的王先生才不影响拿政府养老金计划,从而可以拿到税后最多的养老金。
再看夫妇二人同时养老的情况。对于冯、陈、禇、卫、何、吕、施、张八个家庭,假定他们都是45岁移民来到加拿大并于65岁开始退休养老,65周岁时八对夫妇的状态分别是:冯氏夫妇无任何收入,单纯依靠政府养老金养老;陈氏夫妇两人年轻打工期间交了退休金计划共计10年左右,希望靠养老金+退休金计划养老;禇氏夫妇年轻时除了交退休金计划还交了注册退休储蓄计划共计10年左右,希望靠三者结合养老;卫氏夫妇靠打工每月收入2000元;何氏夫妇有房屋租金净收入每月2000元;吕氏夫妇投资股票基金每月取出收益2000元补充养老;施氏夫妇每月从银行存款中取2000元本金补充养老;张氏夫妇靠保险退休计划每月提取2000元补充养老。估算的每对夫妇每月税后养老金如下表红字部分所示: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类似的结论,冯氏夫妇即使每个月什么收入也没有、什么也不做可以拿$1716养老,而辛辛苦苦交了多年退休金计划的陈氏夫妇也只能多拿四百多,又交退休金计划又为退休提前储蓄的禇氏夫妇可能只能多拿一千一百元左右,而且最关键的是:老了还在辛辛苦苦打工的卫氏夫妇、或靠房租养老的何氏夫妇、或靠金融投资收益的吕氏夫妇拿的税后养老金能比冯氏夫妇多出来的也只是不到一千元!!!只有靠拿银行存款本金的施氏夫妇或靠保险退休计划的张氏夫妇可以不影响拿政府养老金计划,从而拿到税后最多的养老金。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退休后同样的税前收入/现金流拿到的税后养老金总额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这两张表格是否对于您心目中的养老方式产生疑问呢?您应该可以大概理解如何才能拿到最多的政府养老金了吧!笔者在后面的文章“加拿大养老金安排建议”中会进一步给出既能拿到充足的政府养老金又能使自己的养老生活水准达到自己期望水平的安排建议。
本文的后半部分会详细介绍一下加拿大的养老保障体系,文章篇幅会比较长,您可以挑选与您相关的部分,比如您在加拿大没有发过工资表T4或做过自雇类职业,就只看如下的”养老金计划及三项补充津贴“部分就够了,后两部分与您没有关系。但如果您在想是否通过供款RRSP来补充养老金,那么第三部分就会对您有帮助。

一、养老金计划(Old Age Security)及三项补充津贴
1、养老金计划(Old Age Security)
养老金计划OAS是 65 岁或以上的人每月可以领取的一项福利,是加拿大最大的养老金项目,与工作经历无关,从未工作或尚未退休也可申领。领取资格:必须是加拿大公民或者永久居民,而且在18岁之后在加拿大至少住满了10年。OAS可延迟申领,每延迟一个月,今后得到的养老金可提高0.6%,最迟可延迟60个月(五年),举例:若70岁开始领,则每月多领0.6%X60=36%。
领取的金额依据您在加拿大生活的时间长短而定,以2020年的政策来看,在 18 岁之后在加拿大居住达到40年可以领取全额的OAS福利金$614.14加币,缺1年就减养老金全额的1/40。即使您有工资或其他收入来源,您仍然可以领取养老金。但如果个人收入超过超过$128,149加币,就不能领取养老金。
如果离开加拿大,您仍然可以收到养老金,但是为期只有6个月,6个月后会停止。如果移民加拿大的人想回原居地养老,那么在您符合18岁后在加拿大居住20年以上的条件时,就有资格在离开加拿大后仍然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
大多数即将达到养老状态的移民一般在加居住的时间都是在十几到二十几年之间,能够拿到的OAS一般也就是两三百加元,但这属于只要收入不是特别高就确定可以拿到的部分。
点击这个链接可以查询最新的OAS及各项补助的领取规定及最高金额等信息。
点击这个表格可以根据收入区间查询每月可领OAS+GIS金额。

2、保证收入补助金 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GIS)
保证收入补助金GIS就是为在加拿大低收入的老年人提供额外的钱,常常被华人移民称为低保补助,这个申请和我们刚刚提到的养老金OAS的申请是在同一张表格上的。
申请资格:
- 申请人必须已经在领取 OAS,而且符合低收入的要求或者没有收入 ,就是说您的收入越低,您得到的补助就越多
- 如果您有配偶,您所能得到的补助金额会根据您和您配偶的年收入的总和而定
- 因为年收入每年都不同,所以申请人必须每年都更新申请,这就要求您必须每年都在4月30日前报税,才能连续获得这项补助
- 如果离开加拿大,离境后仍然可以继续领取6个月,6个月后会停止发放。离境后又返回加拿大,可以重新申请
GIS在2020年最高每月可以领取917.29加元,对于一个在加拿大的积累并不多的老年人朋友来说, 可能低保补助GIS是他们的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家庭年收入高于$24576,或个人年收入高于$18576这部分补助就一分钱没有了。因此好好地计划收入分配,最大化GIS是提高老年人福利的一种重要手段。

3、配偶津贴 Allowance
一个家庭仅有一人领取养老金OAS的低收入夫妇可以申请这项额外的补助,2020年的规定是家庭收入低于$34,416加币,可以领取的最高津贴金额是$1,166.32。
申请资格:
- 您的年龄在60-64岁之间
- 您的配偶的您年龄是65岁或65岁以上
- 您的配偶领取养老金OAS和保证收入补助GIS
- 您是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
- 您在年满18岁后在加拿大已居住至少10年
等您达到65岁之后,您就无法领取了,可以申请自己的养老金计划了。
点击这个链接可以查询最新的配偶津贴的领取规定及最高金额等信息。

4、BC省老年人补助金Senior’s Supplement
如果您在BC省领OAS和GIS,那么可以同时申请这项BC省的老年人补助金。也是需要符合低收入的要求。这项福利无需申请,会自动发放。
申请条件:
- 65岁或以上
- 领取养老金OAS和保证收入补助GIS
- 居住在BC省
如果年龄是60到64岁之间,同时领取配偶津贴的人士也享受这项福利。这项补助2020年金额为$60.25,领取配偶津贴的金额为$49.30。
点击这个链接可以查询最新的BC省老年人补助金的领取规定及最高金额等信息。
加拿大大多数养老补贴都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享受每项津贴;即使有资格享受,也不一定拿到全额。以上提到的都是加拿大最基本的政府福利。如果您可以在退休前做好自己的个人财务与养老规划,并做好正确的投资管理,才能确保老了的时候在财务方面高枕无忧。

二、加拿大退休计划Canada Pension Plan (CPP)
加拿大退休金计划始于1966年。设立的目的是为保障供款人在年老退休时,或者因伤残而失去工作能力或去世时,他本人及其家人不致陷入经济困境。这是一个集合了由雇员、雇主、自雇人士的供款及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基金所投资的收益。除魁北克省实行QPP外,在加拿大其他各省均有实行。无论受雇或自雇人士,都必须将所赚取的工资的一个百分率供给退休金计划。雇员供多少,雇主亦要供同样数目的款项入雇员的退休金计划户口内。如果是自雇人士,就要自己负担全部的供款。供款越多或年期越长,则将来可领取的退休金金额会越高。CPP上缴也是有上限的,如果当年收入不足$3500 (year’s basic exemption-CPP收入免缴额),则不需要交纳CPP。这个退休计划有些类似于于中国的社保里的养老保险。
CPP就是让您将平时的工作收入贡献一定比例(2020年是5.25%)到养老金池,与此同时您的雇主也要匹配相同额度到养老金池,等您退休后根据贡献大小发放养老金。自雇人士要承担全部供款,即10.5%。每年向CPP供款有一个上限,2020年为$2,898刀(自雇人士翻倍),交满就不用再交了,所以高收入人群通常在某个月份开始会看到自己的工资单涨了几百刀。如果年收入在五万五以下,交12个月也是交不到满额的。
CPP申领条件为年满60周岁且至少向CPP供款一次。CPP能领的金额与向CPP供款的年数和与每年交的额度有关。以2020年为例,每月最高得$1,175.83,平均 $710.41。CPP标准申领年龄是65岁,可提前到60岁,也可延迟到70岁。每提前一个月,金额少0.6%,最多少36%;每延迟一个月,金额多0.7%,最多多42%。延迟领钱看起来多了不少,其实未必划算。CPP不会自动发放,必须主动申请。
如果您向CPP供过款,则可以通过点击这里估算您65岁时可领CPP金额。

三、注册退休储蓄计划 RRSP
RRSP非强制,而是自愿设立储蓄或投资账户,投入这个账户的资金可以从当年的应纳税收入中扣除,暂时不被征税,直到退休后从这个账户中提取资金再缴税。
RRSP的好处是对政府来说,这是鼓励居民为退休后的生活储备资金;对个人来说,起到了延迟交税的目的。一般来说,退休后收入会大幅降低,于是税率也低,所以不只是延迟交税,实际上也减了税。
举个例子,若原来应被征税的年收入为50000加币,在RRSP账户中投入5000加币,那么当年的应税收入减至45000加币。与此同时,用投入RRSP账户的5000块购买的债券、股票产生的资金增长也暂时不用交税。
那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到底有哪些基本规则呢?
1、什么人才能购买RRSP?
申请人需要有主动收入(earned income),有社会保险号码(SIN),从前报过税,有RRSP使用额度,年龄满18岁且不超过71岁,就有资格购买RRSP。
如果申请人自己的年龄超过71岁,其配偶未满71岁,仍然可以给配偶购买spousal RRSP,报税时可以用来抵减自己的收入。
2、购买RRSP有没有额度限制?
有! RRSP每年的额度有两条限制:
- 不超过上一年主动收入(earned income)的18%;
- 不超过当年最高数额限制,如2018年为$26,230。
了解了额度限制,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主动收入(earned income)呢?
加拿大政府定义的主动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奖金收入、自雇(和合伙生意)的净收入、专利收入、房屋出租的净收入等需要一定付出的收入。然而,银行存款利息、股票股息、炒股买房的资本增值等却不能称为主动收入,它们属于被动收入。因此这些都不能作为计算RRSP额度的基数。
此外,税务局的通知书(Notice of Assessment or Reassessment)中也会列出未使用的RRSP抵扣额,因此纳税人不用过多考虑具体该如何计算。但一定要记住,不要超过RRSP的最高限额!
【注意】 每个人一生只有一次超过限额最高$2,000而不被罚款的机会,此外,超过限额的部分将被处以每月1%的罚款。
3、RRSP的额度能否累计?
可以!当年没用完的RRSP额度是可以一直累积的,直到纳税人71岁的那年为止。如果纳税人本人过了71岁,其配偶尚未满71岁,还可以给配偶买注册退休储蓄计划(spousal RRSP);如果夫妻双方都已经到71岁了,此时额度还没用完,那就只好被作废,失去购买RRSP的资格了。
4、有没有购买RRSP的时间限制?
有!一年当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购买RRSP,并且抵减当年的应税收入,而在次年的前60天购买RRSP,仍然可以抵减前一年的收入。所以在您不确定当年能买或者要买多少RRSP的时候,可以在次年1月1日-2月底之前再购买,这样可以在报税的时候,再决定究竟用这部分RRSP来抵减前一年的应税收入,还是留着当年的应税收入。
5、在哪里可以开RRSP账户?
在加拿大,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很多不同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开设RRSP账户,只要您选择他们家的投资产品就可以了。 另外,一个人也可以同时拥有多个RRSP账户,只要每年投入的总额不超过额度限制就可以。
6、RRSP能投资什么产品?
绝大多数常见的金融产品都可以,比如GIC(定期储蓄存款)、mutual fund(互惠基金)、股票、债券等等,主要取决于您开户的机构卖什么。 当然,如果您是在保险公司开的RRSP账户,买隔离基金(segregated fund)没有问题,但买保险就不行了。
7、RRSP什么时候才能取出来?
很多人会认为RRSP一旦存进去了,就得一直到退休才能取出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RRSP,虽然里面有retirement(退休)这个词,但里面的钱却随时都能取出来,只是不论什么时候取出来都会被视作收入(首次购房计划HBP和终生学习计划LLP除外),然后按照当年的税阶交税。
比如一个人当年的收入是$50,000,又从RRSP里面取了$20,000,那么他当年的税前收入就是$50,000+$20,000=$70,000,然后按照$70,000的年收入去交税。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倾向于退休以后再从RRSP里面取钱,因为那时候的其他收入低,税阶也低,取钱出来交的税要更少,甚至可能不需要交税。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定义为“注册退休储蓄计划”。
到底该不该买RRSP?
想要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以下规则:
1、RRSP里面的钱什么时候必须取出来?
RRSP账户中的余额,会在账户持有人年满71岁那一年的年末,自动转到RRIF(Registered Retirement Income Fund)账户中,并且每年必须从中取出一定的比例,如71岁必须取出5.28%,之后逐年增加比例,直到取完为止。
2、购买RRSP对其他福利有影响吗?
有!
购买RRSP会减少当年的净收入,所以会对很多福利产生影响,如牛奶金、GST/HST退税等。尤其对于未成年子女较多的家庭,通过购买RRSP减少净收入,每个月可能会多获得一笔不小的牛奶金补助呢。
3、提取RRSP会影响其他养老收入吗?
会!而且可能影响还不小!
- CPP,不受退休后的其他收入影响。
- OAS,当其他年收入超过$79,054(2020年)的时候,您能领到的OAS将会被clawback超出部分的15%,当然绝大多数人退休后的收入是不会有这么多的,因此对OAS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
- GIS,这是受影响最大的一块收入。
想领取GIS,需要:
- 符合OAS的领取条件;
- 除OAS以外的年收入低于$18,576(2020年)。
如果一个人的收入为0,则2020年,每月可以领到$917.29的GIS,但收入每增加$2,GIS差不多将被clawback $1。
因此,在没有其他收入的情况下,提取RRSP将直接影响GIS,尤其在71岁后必须强制提取时,每取$2的RRSP(RRIF)出来,就少拿$1的GIS,损失率为50%,相当于交了50%的税,是不是有些亏……
4、购买配偶RRSP有什么好处?
配偶RRSP(Spousal RRSP),在夫妻双方都未满71岁时,其主要作用是平衡夫妻双方的收入,以达到减税的目的。
比如夫妻中收入高的一方可以为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配偶购买配偶RRSP。在购买时,抵减的是收入高的一方的应税收入,而取出时,却算作收入低的一方的收入,以此实现减税的目的。
虽然RRSP可以随时取出,但如果配偶RRSP是在购买后的2年内被取出的话,还是会将这部分收入算回到供款方,也就是收入高的一方,因此一定要注意提取的时间。
5、什么时候有必要预留RRSP的额度?
如果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收入将比现在高很多,或者有一笔较大的应税收入,则可以暂时预留RRSP的额度。
如您现在的收入并不高,但打算过2年卖掉投资房,并且投资房的增值很多时,可以考虑把RRSP的额度留在卖投资房的那一年使用,这样同样的RRSP额度,省下来的税会更多。
6、从RRSP中取款,取出的额度还能再用吗?
不能!
这与TFSA这类额度可以循环使用的账户不同,从RRSP中取款是不会增加RRSP购买额度的。
7、如果RRSP账户持有人身故怎么办?
RRSP账户可以指定受益人,如果受益人是配偶或未成年子女(身体或精神上残疾,并在经济上依附于账户持有人的成年子女,也包含在内)的话,当RRSP账户持有人去世时,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免税转移到受益人的相应账户,如配偶的RRSP。
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非上述情况的话,RRSP账户中的余额,将全部作为账户持有人去世当年的应税收入来缴税,无受益人时还会面临遗嘱认证等费用。
也就是说多年省下来的税,可能一朝全部补回去,甚至交的更多。
因此,提前指定合适的受益人非常重要!否则将得不偿失!
了解了这些规则后,回到最初的问题:RRSP到底该不该买呢?
其实答案应该是:因人而异。
因为RRSP的应用非常复杂,买对了不但能减税,还可能会获得额外的补助,退休时也会有一笔额外的退休金;而买错了反而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要了解更多养老规划方面的资讯,请点击这里访问“西岸专栏”。
免责声明
西岸财富管理(cctvgwm.com)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案例、数字、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仅用于演示目的,我们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